健康行动在线·欢迎你的到来!

关于召开第十一届中华健康管理论坛暨第四届人民医学传播大会的通知 ...

2025-6-10 10:18|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36| 评论: 0

摘要: 各有关单位:中华健康管理论坛创立于2007年,是由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题写会名,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担任名誉主席,全国人大常委、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卫生管理和疾病控制专 ...

关于召开第十一届中华健康管理论坛届人民医学

传播大会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中华健康管理论坛创立于2007年,是由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题写会名,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担任名誉主席,全国人大常委、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卫生管理和疾病控制专家王陇德院士担任创始主席,是健康管理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品牌活动之一。2022年为传播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人民医学,推动医学传播事业发展,创办人民医学传播大会,原国务委员陈至立、原卫生部部长高强、原卫生部副部长曹泽毅等领导致辞,樊代明、黄荷凤、王琦、陈士林、张英泽、董家鸿、李兆申、丁显平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及中外数十位院士专家做报告华西医院郑芸书记、华大集团CEO尹烨出任人民医学传播大使,已经成为中国医学传播的高品质盛会。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人民健康素养,传播科学健康创新理念,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大会将于822--24日在北京召开。

会议将围绕健康中国·科技赋能·抗衰新未来”为核心,聚焦健康管理领域的科技创新、政策实践与产业协同,推动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多学科、跨领域的高端对话,探索体重管理、肠道微生态、慢病防治、肿瘤防治、脑健康、眼健康、临床营养、功能医学、干细胞产业与再生医学、中医药健康促进、智慧医疗等新质生产力前沿领域发展,为健康中国行动提供学术支持与实践经验。我们相信,本次盛会必将为我国健康管理专家、学者以及健康产业企业代表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机会。

欢迎关心、从事健康管理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出席会议,共同为推进我国健康管理事业的繁荣与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抗衰老促进会

                          二〇二五年七月九日

论坛相关事项说明

 

一、论坛时间:2025822-24日(22日报到)

二、论坛地点:北京会议中心

三、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抗衰老促进会  

共同主办:中国抗癌协会

四川省医学传播学会

四川省仁心公益慈善促进会

支持单位:吴阶平医学基金会  央视网  新华网  人民日健康客户端  

协办单位:健康行动在线  早筛网   

承办单位:中国抗衰老促进会健康管理工作委员会

北京华康乐和国际会议服务有限公司

大会名誉主席:顾秀莲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陈至立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大会总顾问:樊代明  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

大会主席:  曹泽毅  原国家卫生部副部长

            王松灵  中国抗衰老促进会理事长

席:秦小明  齐小秋            刘仁富  姜再增

大会主席团:王陇德  曹泽毅  殷大奎  曹荣桂  吴祖泽  程书钧

王松灵       樊代明  陈润生    仝小林  

陈士林           张大宁  陈万青  石汉平

翟凤英                   古翔儒  

严想元       黄明达          刘一泽

   张黎刚   董文辉       

长:白翘瑜

副秘书长:曹     温跃春   陈赞泉  许蒙超  董文辉  姚沛淳  

学术委员会:白书忠  王陇德  曹泽毅  陈君石  陈万青  陈润生  

 陈士林  樊代明  郭应禄         仝小林  

吉训明  王福生  季加孚 王拥军         

古翔儒  郭廷建  胡大一  梁万年 黄明达  姜再增  

刘玉萍  邵立功  单风平  石汉平 武留信      

   王浩彦  王培玉  王建六    王慧君

    殷大奎      曾赴云    

翟凤英  张雅月  张大宁 郑延松         

       古翔儒  严想元     邓笑伟

高学成      魏丽惠  王临虹 赵方辉      

邱满堂  李文斌  徐志坚  张黎刚  朱明炜 李冬云

支修益     廖秦平       田艳涛

                   王贵英     韩小红   

四、出席人员

国家有关领导人、卫健委等相关部委领导,地方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和社团组织领导,卫生健康领域知名科学家、学者和科技工作者,卫生健康行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医疗机构、医药企业负责人及大健康产业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及研发负责人,健康管理科技成果转化服务领域负责人等。

五、议程版块

(一)第十一届中华健康管理论坛:围绕健康中国·科技赋能·抗衰新未来”为核心,聚焦健康管理领域的科技创新、政策实践与产业协同,推动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大会上将发布“健康中国行动食品健康北京宣言”,“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工程试点合作单位/试点基地医院”授牌仪式;“健康中国 产品甄选”启动仪式;“十四五”中华健康管理科技创新突出贡献案例征集启动仪式。

仁医论---4届“人民医学传播大会”暨首届人民医院发展大会:围绕“新时代仁医论、办好人民的好医院”为主题,突出“推动医学大整合,发展新质生产力”,着重突出中青年专家的交流与发展。大会上将成立《中国医学传播共识库》编委会(分卷预计100册,包括即将出版的高等院校创新教材《中西整合医学传播学》《儿童遗尿疾病中西医整合诊疗》和科普三卷读本《骨科医生说健康》等)。

(二)前沿技术赋能健康管理论坛:聚焦探讨新兴技术如何推动健康管理、医疗服务及大健康产业的创新与升级。阿尔兹海默症等创新药物,技术趋势:人工智能(AI)、大数据与精准健康、物联网与远程医疗、区块链与医疗数据安全、机器人技术、5G/6G、元宇宙、基因编辑等技术在健康领域的应用前景。行业洞察:全球健康科技发展动态、政策导向、市场需求及未来健康服务模式(如个性化医疗、预防医学等)。

(三)县域肿瘤防治论坛紧密围绕“提升基层肿瘤防治能力,推动县域癌症早筛早诊早治”。政策与体系建设:国家县域肿瘤防治政策解读、县域医共体/医联体模式下肿瘤防治整合服务模式探索、县域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项目的规范化管理与质控。能力提升与实践:适宜县域推广的肿瘤筛查技术(如肝癌、上消化道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宫颈癌等)、县域医院肿瘤科/放疗科/病理科能力建设标准与经验、基层医生肿瘤识别、转诊及规范化诊疗培训、县域肿瘤患者随访管理与康复支持。技术创新与智慧应用:AI、远程医疗在县域肿瘤筛查、诊断病理中的应用、县域肿瘤信息化平台与大数据管理、互联网医院/远程会诊助力县域肿瘤诊疗。健康管理与科普:县域居民肿瘤防治健康教育与科普策略、高危人群风险管理与生活方式干预、肿瘤防治中的全周期健康管理服务模式。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是癌症防治的有效措施。针对中国肿瘤的现状和趋势,借此论坛产、学、研、资、医、政、媒等各方紧密配合,就肿瘤防、筛、诊、治、康一体化等热点话题深入探讨。积极推进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工程。

四)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健康管理论坛:围绕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重点任务如中药新药创制非药物疗法推广)、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标准制定、新质生产力驱动、中医治未病与健康管理、中药现代化与产业升级、非药物疗法传承与创新、AI与数字技术赋能等议题进行交流探讨。

五)健康产业与金融创新论坛:全球健康产业投资趋势,生物医药、数字健康、AI医疗、养老科技当领域的资本热度与赛道分析,新兴市场出海的健康产业增长潜力与投资机会,健康保险创新模式(产品设计、技术赋能),健康产业投融资、技术展示与产融对接(路演、产学研金融合如高校成果转化基金设立)。

功能医学论坛:在健康理念不断升级、医学模式加速转型的今天,功能医学正以其独特的优势和创新思维,推动着大健康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聚焦于以个体化、系统性、根源性为导向的健康管理方法,通过调理生理、环境及生活方式等因素优化人体功能,预防与逆转慢性疾病。从“疾病治疗”转向“功能失衡修复”的医学范式,强调基因-环境-生活方式交互作用。包括慢性病根源性解析与干预、自身免疫疾病、功能检测与精准评估、个性化干预方案、创新技术及实践案例与临床转化等。

(七)外泌体与干细胞专题论坛: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干细胞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并将其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干细胞研究政策,鼓励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推动干细胞技术在临床治疗、药物研发、再生医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202512日国家药监局批准我国首款干细胞治疗药品艾米托赛注射液上市,标志着我国干细胞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和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在全球生命科学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细胞治疗已成为第三次医学革命的关键驱动力。

(八)体重管理门诊运营模式与关键技术论坛:国家卫健委雷海潮主任表示将继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当前危害中国老百姓健康的首个主要危险因素和疾病,来自慢性的非传染性疾病,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当中的很多致病因素跟每个人的行为、生活方式、饮食和体育锻炼都密切相关,2025414日,体重管理被纳入健康中国行动。体重管理门诊以科学干预为核心,整合医学、营养学、行为心理学及数字技术,针对超重/肥胖人群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打破“短期减重-反弹”的恶行循环,实现长期代谢健康。核心模式和可持续性服务、关键技术的精准干预,以医学专业度建立信任,以数字化工具提升服务效率。

九)肿瘤早筛新技术论坛: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许多类型的肿瘤在早期阶段往往没有明显症状,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2022年我国恶行肿瘤新发病例为482.47万例。通过早期筛查发现潜在健康问题至关重要,聚焦早筛创新技术提升癌症早期发现率,减低死亡率,推动“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癌症防控体系升级。

(十)肠道微生态论坛:从基础研究到健康产业的全景洞察,汇聚肠道菌群与人体健康的互作机制,探讨菌群检测、干预技术及产业化应用,推动“肠脑轴”“肠肝轴”等前沿领域的临床转化。通过整合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与产业落地,推动倡导微生态从“科研热点”迈向“健康刚需”,构建“检测-干预-管理”闭环。未来,菌群与衰老互作的前沿研究开拓抗衰老新领域,菌群个性化干预及跨学科数据融合,将重塑疾病防治与健康管理范式,开启“以菌为药”的新时代。

(十一)健康中国产品甄选闭门会议:围绕《“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民营养计划》、《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等政策,建立健康产业产品健康评价体系树立行业标杆;促进龙头企业与隐形冠军资源对接,加速技术转化;推动政---研资源精准匹配;产品(技术/项目路演与专家质询;资源对接与战略签约;成果输出与长效赋能;风险控制与合规要点;标杆案例参考(“国家队”合作、出海样本、基层赋能)。以创新丈量健康未来,用责任定义产业高度,让世界看见健康中国力量。

(十二)“十四五”中华健康管理突出贡献实践案例征集

“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在健康中国战略引领下,我国健康管理事业在技术创新、服务升级、体系构建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为记录健康管理领域攻坚克难的创新足迹,系统总结典型经验、鼓励创新成果;彰显推动行业前行的标杆价值、凝聚行业智慧和社会责任,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国式健康管理”范式,为健康中国2030注入持续动能,现面向全国开展“十四五”中华健康管理突出贡献实践案例征集活动。

1、征集范围:

面向健康管理与生物科技生产、经营、监管等全链条相关企事业、医疗机构、科研院所等单位和个人,征集技术革新:人工智能、大数据、可穿戴设备等赋能健康管理的技术突破;服务拓荒:基层健康管理网络构建、慢病防控模式、医防融合新路径;标准引领:行业规范制定、质控体系创新、国际标准对接;公益践行:健康扶贫、特殊群体关怀、全民健康教育普及;生态共建:跨领域协同、产业融合、政策推动的体系化实践等领域的突出贡献案例。

2、案例要求:

时效性:成果产生于202111-20251231日;

真实性:数据可验证,禁止虚构或夸大;

创新性:在技术、模式、机制等方面具有突破性;

实用性:案例已实际应用并取得明显成效(如提升健康指标、降低医疗成本等),具有可推广性和借鉴意义,对推动行业革新具有积极示范作用。

完整性:案例包括背景介绍、技术方案、实施过程、应用成效、经验总结等内容,文字简洁明了,数据准确可靠,字数控制在2000字以内,附相关图片、图标等辅助说明材料。

3、评选细则:

创新突破性(30分):考察案例所采用的技术/模式是否具有前沿性、创新性,是否自主研发或在行业内具有领先水平。

应用成效(30分):评估案例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包括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保障安全、惠及人群规模、健康指标改善率、基层可及性等方面的具体成效。

推广价值(20分):案例是否具有可复制性、可推广性、标准化程度、行业带动效应等。

社会影响(10分):案例是否对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是否获得相关荣誉或认可。

合规性和安全性(10分):案例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是否具备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措施。

4、评选流程:

自主申报:各单位按照通知要求,准备申报材料,包括案例申报表、案例介绍、相关证明材料等,与截止日期前提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中国抗衰老促进会健康管理工作委员会

健康行动在线(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北京医养国际医学研究院 技术支持

Powered by Discuz! X3.5© 2001-2013 Discuz Team.( 京ICP备2025127010号-2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