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羊城晚报》6月28日报道,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以下简称“南沙医院”)于6月8日完成了全国首例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治疗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临床应用。患者在接受干细胞治疗后一周内各项肝功能指标显著改善,并于6月20日顺利出院。 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突破,标志着干细胞治疗从临床试验阶段正式迈入真实世界应用,也为肝衰竭患者带来了全新的治疗希望,更彰显了广州南沙在干细胞临床转化领域的先行优势。 危急72小时:68岁患者生命的转折点 今年6月初,68岁的广州阿叔因严重黄疸、腹部大量积水、食欲明显减退等症状紧急入院。入院时病情危急,MELD评分高达25分,这意味着患者在3个月内死亡风险极高。 传统治疗手段,如药物护肝、输注血浆和白蛋白等效果有限,若无好转,患者将不得不面临人工肝治疗甚至肝移植。 就在家属焦急万分之际,南沙医院提出了一种新选择: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经过慎重考虑,家属决定尝试这一新疗法。 干细胞“神奇一针”:疗效立竿见影 6月8日,患者在南沙医院通过外周静脉输注了异体骨髓MSC制剂,效果超出预期:输注后仅一天,肝功能关键指标ALT、AST即明显改善。一周内,患者的腹水快速消退,总胆红素水平下降,凝血功能显著改善,MELD评分也降至18分。患者精神状态好转,于6月20日顺利出院。 患者家属感慨地表示:“干细胞治疗的效果太神奇了,真是给了我们一个巨大的惊喜!” MSC治疗肝衰竭:背后的科学逻辑 为什么干细胞治疗能够如此迅速地发挥作用?南沙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黄耀星解释,干细胞治疗肝衰竭的核心原理在于阻断炎症风暴并促进肝脏自身的再生能力。MSC能够抑制肝内炎症反应,降低肝细胞进一步坏死的风险,同时释放生长因子,促进肝细胞和微血管的再生,从而快速改善肝功能。 与传统人工肝治疗相比,MSC治疗仅需静脉滴注,操作便捷且安全性高,有望为更多早期肝衰竭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 南沙样本:政策与创新融合的典范 此次成功的背后,离不开南沙区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 2022年,国家发布《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明确支持南沙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发展。目前,南沙区已吸引超过400家生物医药企业集聚,逐渐形成从基础科研到临床应用的完整产业链。 本次MSC制剂来自合作企业,其临床研究已进入Ⅱ期尾声,预计2026年启动Ⅲ期临床试验,并在全国多家中心开展,进一步验证干细胞治疗肝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 患者须知:谁适合干细胞治疗? 尽管干细胞治疗前景广阔,但并非所有肝衰竭患者都适合。黄耀星主任强调,患者应在早期接受治疗,肝功能尚未完全崩溃时效果最佳;而严重肝细胞坏死、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则仍以肝移植为主。 此外,患者和家属在选择干细胞治疗时,务必选择正规的备案医院或经国家批准的临床研究机构,避免误入非正规途径。 未来展望:让更多患者受益 此次全国首例MSC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成功实施,展现了干细胞疗法在临床转化中的巨大潜力。南沙医院院长戴奇山表示:“医院将持续引进前沿干细胞技术,致力于让更多患者享受到先进医疗的成果。” 随着技术成熟、政策优化和成本降低,干细胞治疗有望更加普惠大众,开启肝病治疗的新篇章。 |
健康行动在线(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北京医养国际医学研究院 技术支持
Powered by Discuz! X3.5© 2001-2013 Discuz Team.( 京ICP备2025127010号-2 )